一、無功補償原理
無功補償原理在電網中的電力負荷如電動機、變壓器等,大部分屬于感性負荷,在運行過程中需向這些設備提供相應的無功功率。在電網中安裝并聯電容器等無功補償設備以后,可以提供感性負載所消耗的無功功率,減少了電網電源向感性負荷提供、由線路輸送的無功功率,由于減少了無功功率在電網中的流動,可以降低線路和變壓器因輸送無功功率造成的電能損耗,這就是無功補償。
二、無功補償的作用
無功補償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功率因數以減少設備容量和功率損耗、穩定電壓和提高供電質量,在長距離輸電中提高系統輸電穩定性和輸電能力以及平衡三相負載的有功和無功功率。安裝并聯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可限制無功功率在電網中傳輸,相應減小了線路的電壓損耗,提高了配電網的電壓質量。無功補償應根據分級就地和便于調整電壓的在原則進行配置。集中補償與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以低壓補償為主;調壓與降損相結合;并且與配電網建設改造工程同步規劃、設計、施工、同步投運。無功補償的作用具體體現在:
1、 提高電壓質量
配電網中無功補償設備的合理配置,與電網的供電電壓質量關系十分密切。合理安裝補償設備可以改善電壓質量。由于越靠近線路末端,線路的電抗X越大,因此,越靠近線路末端裝設無功補償裝置效果越好。
2、降低電能損耗
安裝無功補償主要是為了降損節能,如輸送的有功功率P為定值,加裝無功補償設備后功率因數由cos∮提高到cos∮1,因為 P=UIcos∮,負荷電流I與cos∮成反比,又由于P=I2R,線路有功損耗就成倍降低。反之當負荷的功率因數從1降低到cos∮時,電網元件中功率損耗將增加的百分數為△PL%,計算公式如下:
△PL%=(1/cos2∮-1)×100%